一季度甘肃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、稳中向优
一季度甘肃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、稳中向优
发布时间:2025-04-23 09:46:01.0 来源:新甘肃

2025042301.jpg

2025042302.jpg

2025042303.jpg

2025042304.jpg

2025042305.jpg

每日甘肃网·丝路话语

陇原经济“春潮”奔涌

“双稳”答卷令人激荡

□张忠德

“迟日江山丽,春风花草香。”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,甘肃经济同样迎来了生机盎然的“春天”。4月21日,2025年一季度甘肃经济运行成绩单揭晓:一季度,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18.7亿元,同比增长6.2%,比全国高出3.1个百分点,连续13个季度领跑全国。这份成绩单不仅彰显了甘肃经济的“稳中向好、稳中向优”,更是一张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。

产业升级,在“稳”的底盘上培育“进”的动能。甘肃经济的“稳”,首先源于三大产业的协同发展。农业作为经济的“压舱石”,一季度以6.6%的增速跑赢全国,蔬菜瓜果丰收、畜牧业稳健,为甘肃经济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工业则挑起大梁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1%,位居全国第二,传统产业“老树发新枝”,新兴产业“新芽成绿荫”,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.3%和19.2%,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突破64%。这一系列数据,标志着甘肃正加速从“工业大省”向“工业强省”跨越。服务业同样回暖向好,旅游市场接待游客与消费额双增长,信息传输、文体娱乐等行业增速显著,消费升级与生活性服务业潜力释放。三产协同、多点开花,构成了甘肃经济“稳中有进”的产业密码。

需求发力,在“扩”的格局中激活“强”的引擎。投资、消费、出口“三驾马车”的同向发力,是甘肃经济稳中向优的关键支撑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.9%,工业投资连续50个月两位数增长,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,彰显了甘肃“项目为王”的发展定力。消费市场加速复苏,新能源汽车、智能家电等升级类商品销售火爆,网络零售额增长28.2%,折射出居民消费结构的提档升级。外贸进出口同样表现不俗,“新三样”产品出口激增13.6倍,甘肃正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。三大需求的协同共振,不仅为甘肃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,更在深层次上重塑了甘肃经济的发展格局。

主体活力,在“活”的土壤中厚植“新”的优势。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,细胞有活力,经济才健康。一季度,甘肃新设立市场主体同比增长8.4%,日均新增企业数量多达44户,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7.8%,民间投资连续15个月两位数增长。这些数据的背后,是甘肃“引大引强引头部”与“优化营商环境”的双重功效。甘肃正通过政策赋能、服务优化,让各类经营主体在陇原大地“生根发芽、开花结果”。特别是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上,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2.6%,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超54%,展现出创新驱动的澎湃动能。

当然,越是在发展向好的时候,越需要保持清醒头脑。甘肃经济的“双稳”态势固然值得肯定,但也要看到挑战犹存。服务业增速仍有提升空间,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尚未完全释放;外贸总量规模较小,与沿海省份相比仍有差距;部分传统产业转型压力较大,新质生产力的体量还需进一步壮大。这些问题既是甘肃经济发展中的“成长的烦恼”,也是甘肃奋进的方向。接下来,甘肃必须用足“两重”“两新”政策,深入实施“四强”行动,以真抓实干的精神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“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”。站在二季度的新起点,甘肃经济的“春潮”仍在奔涌。在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,甘肃正以“稳”的定力、“进”的姿态,书写着西部省份从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的精彩篇章。从河西走廊的风电矩阵到陇东南的田园综合体,从兰州新区的智能制造园区到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,一幅“稳字当头、质效齐升”的发展画卷正在甘肃大地徐徐展开。这既是对“强科技、强工业、强省会、强县域”行动的生动诠释,更是对“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”的有力作答。愿这股春潮,化作甘霖滋润陇原大地,催生出更多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。